《朱买臣传》的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是时,方筑朔方,公孙弘谏,以为罢敝中国。上使买臣难诎弘,语在《弘传》。后买臣坐事免,久之,召待诏。上拜买臣会稽太守。
翻译
朱买臣,字翁子,是吴地人。家里贫困,喜爱读书,但不善于置办财产家业,常常割草砍柴卖了来购取粮食。担着一捆柴,边走边高声诵读文章;他的妻子也背着柴跟随着他,多次阻止朱买臣,让他不要在路上高声歌唱,朱买臣歌唱声更大,妻子对此感到羞愧,要求离开他,朱买臣笑着说:“我五十岁命该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了,你辛苦了很久了,等我富贵了,我要报答你的功劳。”妻子气愤地说:“像你这样的人,最终就是饿死在沟里罢了,怎么能够富贵呢!”朱买臣没办法留住她,就听任她离开了。之后,朱买臣一个在道路上边走边唱,背着柴在墓间行走。他的前妻和他都去上坟,看到朱买臣又冷又饿,召唤给他饭吃。几年后,朱买臣跟随上计吏当差,押送重车到了长安。上计吏到朝廷上书后,皇上的回复迟迟不下,他们只好在公车府等待诏书,粮食用完了,上计吏最后变得像乞丐一样去讨要粮食。正好同乡严助很得宠幸,举荐朱买臣;得到召见,在皇上面前讲解《春秋》《楚辞》,皇上很高兴;任命朱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同为侍中。后来朱买臣犯了事被免职,很久后,重被召见到朝廷等待重新任职。皇上任命朱买臣担任会稽太守。
建议
朱买臣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尽管他出身贫寒且不擅长置办产业,但他通过坚持读书和努力,最终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和重用,成为会稽太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即使面临困境,也能够实现人生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