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东倒西歪”恰好形象地描述了“南北安全,左右倾斜”的场景。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物体站立不稳,摇摇晃晃,不稳固。例如,当一个人在行走时因为喝醉了酒而身体摇晃,我们就可以说他“东倒西歪”。同样,如果一个建筑物因为年久失修而倾斜,我们也可以形容它“东倒西歪”。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和《喻世明言》。在这些古代文献中,“东倒西歪”这个词已经被用来形容人或物体的摇晃状态。此外,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不仅限于描述物理上的不稳定,有时也用来形容精神上的涣散或混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