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劳动法病假工资的计算方式如下:
基本计算方式
病假工资按本人工资的百分比计算,具体百分比根据连续工龄的长短有所不同。
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发给;
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发给;
连续工龄满30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95%发给。
工资基数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有以下几种情况:
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最低工资标准
计算出的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其他规定
职工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医疗期满后,能从事原工作的,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或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综上所述,2019年劳动法病假工资的计算方式较为详细,考虑了连续工龄、工资基数和最低工资标准等因素。建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约定病假工资的计算方式,以减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