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预算管理办法

时间:2025-02-13 15:32:52 单机游戏

工会预算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工会预算应根据工会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结合工会经费收入和支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编制应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收入预算包括工会经费收入、工会资产收益、工会捐赠收入等,支出预算包括工会活动支出、工会建设支出、工会服务支出、工会福利支出等。

预算编制应当由工会财务部门负责,工会委员会审核,并报上级工会审批。预算审批应当由上级工会负责,工会委员会审核,并报工会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工会预算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整。确因工作需要调整预算的,需详细说明调整原因、预算资金来源等,经必要程序审查、批准后报上级工会备案。

工会预算管理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督和考核机制。

预算的管理原则

工会预算管理应遵循合法性、规范性、公开性、效益性、民主性原则。

工会应依据全国总工会关于工会法人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取得工会法人资格,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并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设立工会经费银行账户,实行工会经费独立核算。

预算的分类与管理

工会预算一般分为五级管理,即全国总工会、省级工会、市级工会、县级工会、基层工会。预算管理实行下管一级的原则。

工会预算包括本级预算和单位预算。本级预算是指各级工会的预算,包括本级供给经费单位的预算。单位预算是指依靠本级预算供给经费的工会机关及所属独立核算事业单位的预算。

预算的监督与考核

各级工会应认真执行批准的预算。未经规定程序批准不得变更。工会预算管理办法要求各级工会按程序核定预算,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重点管理预算及单位预算,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不得擅自变更。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工会经费的合理使用,提高工会经费使用效益,保障工会职能的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