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产生: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产生的基础,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例如,原始社会没有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是因为其经济基础(公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关系。
性质: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例如,地主和农民的地租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封建国家的性质,资本家和工人的雇佣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
变化发展: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当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时,它们会发生变化以重新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服务方向:上层建筑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排斥异己力量。
服务方式: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如政治上层建筑控制秩序,观念上层建筑影响思想。
服务效果: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定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起阻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相应地建立自身的制度和机构,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相应地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方向,而上层建筑则通过服务、控制等方式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关系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体现和变化,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