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业务管理
涉及具体直观的风险点,如设备设施、危险化学品、危险作业以及消防等风险单元或风险点,进行针对性管理。
人的安全管理
包括开展安全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质,按规定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督促正确使用,组织职业健康监测,规范操作,加强一线人员的安全责任心。
设备的安全管理
定期组织设备维保,确保安全附件有效,进行特种设备台账规范化管理,督促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及时更新生产设备设施,确保设备本质安全。
物料的安全管理
熟悉原料特性,区分普通和特殊原料,规范管理原材料的采购、使用、储存和运输,制定异常情况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专业人员培训,设置专人负责仓库管理。
日常安全管理
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风险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事故应急管理与救援、安全监督与考核等。
安全政策与策略
建立明确的安全政策与策略,确保安全管理的目标、原则和方法明确,制定具体措施和方法的实施计划,从技术、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风险评估与管理
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威胁和漏洞,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包括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避免等手段。
安全意识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使其了解各种安全风险、应急措施和安全政策,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物理安全管理
涉及对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是一种动态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安全监督与考核
对各项安全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确保措施有效实施,并对各部门、员工的安全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和奖惩。
其他实施性工作
包括安全标识、定期制定消除隐患的改善计划、建立安全巡视制度等。
综合以上各方面,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涉及多个层面和细节,需要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以确保组织的人员、财产和信息受到充分的保护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