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是 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它的发展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原理,主要用于工业控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设计和制造飞机及船用自动驾驶仪、火炮定位系统、雷达跟踪系统以及其他基于反馈原理的军用装备,自动控制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促进并完善了其发展。战后,形成了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即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现代应用数学新成果的推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现代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多变量变参数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状态为基础的状态空间法。目前,自动控制理论还在继续发展,正向以控制论、信息论、仿生学为基础的智能控制理论深入。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电气类、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该课程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普遍性规律,从控制系统建模、分析、校正三个方面讲述了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自动控制原理涵盖了控制系统建模、时域分析、根轨迹法、频率特性分析等关键知识点,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这些概念,更要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熟练应用。因此,深入研习历年考研真题,对于提升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自动控制理论:
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
电气类、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研究控制系统建模、分析、校正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应用与发展:
自动控制理论在工业控制、航天技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并正向智能控制理论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