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主要内容

时间:2025-02-15 15:47:54 网络游戏

《促织》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出自《聊斋志异》卷4。该文叙述了一个小孩为解父忧,死后鬼魂变成蟋蟀的故事。作品取材于吕毖《明朝小史》卷6“宣德纪”中明宣宗时期的史实,是一篇现实性与虚构性完美结合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明朝宣德年间,当时宫中尚促织之戏,皇室中流行斗蟋蟀取乐。有个县官所管辖地域本来蟋蟀不多,非要弄一只谄媚上司。没想到这只蟋蟀果然很帅,勇猛无比。那时蟋蟀相当于官场社交货币,上司因此责令县官长期供应。任务就这样一层层摊派下来,落到一个叫成名的人头上。蟋蟀价格水涨船高,成名家产微薄,终于消耗殆尽。他又不敢勒索百姓,只在家里忧愁苦闷,一心寻死。他妻子倒很乐观,跟他说,没钱买还不能自己去抓?他恍然大悟,早出晚归,一心扑在这事上,可惜总抓不到符合规格的蟋蟀。这时成名妻子又站出来,花钱请巫婆支招,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巫婆还真有点本事,指点成名去庙里跟着蛤蟆抓到一只上品蟋蟀。装起来供养,只等期限到时拿去交差。成名有子九岁,有一天因为好奇,不小心放走了蟋蟀。赶紧抓回来时,已经股落腹裂,不一会就死了。妻子知道后面如死灰,孩子负气出走。成名回家听说这事,大怒,赶快去找儿子。最后在一口井里找到尸体,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准备埋掉时,发现还有一口气,又转悲为喜。放在床上,孩子半夜复苏,才想起没了蟋蟀交差,再次愁容满面。大悲大喜大愁,一天内经历个遍。

后来,成名在绝望中又逮到了一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蟋蟀,这只小蟋蟀虽然貌不惊人,但是英勇无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名把这只蟋蟀送上去,县令把它呈给了皇帝,在皇宫中比试,果然是不折不扣地“战神”。皇帝一时高兴,就赏赐了县令,成名也因此破格补了秀才,还得到了很多的赏赐,成了富甲一方的名人。一年后,成名的儿子醒过来,自称化成了蟋蟀,现在才苏醒过来。

通过成名一家不幸遭遇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了老百姓为生计奔波的劳苦、辛酸和艰难,寄托了作者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