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的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灵渠的开凿,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
灵渠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杰出成就。它“通三江、贯五岭”,连接起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神奇地沟通了南北水路交通运输,被誉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灵渠的凿通,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8年8月13日,灵渠等4个项目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21年1月,“灵渠”入选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