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改房和商品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性质不同
房改房:是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政策,主要是将原有的公有住房出售给职工,职工可以按成本价或标准价购买。
商品房:是指由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合法途径取得土地使用权,并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开发建设,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房屋,其销售对象是公开面向社会居民群体。
产权不同
房改房:产权证基本分为两种,即按成本价购买的产权证和按标准价购买的产权证。按成本价购买的房屋所有权归职工个人所有;按标准价购买的,职工拥有部分产权,一般五年后归职工个人所有。
商品房:拥有完整的房屋产权,包括房屋使用权、占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可以自由转让、出租、赠予,不受单位和个人的限制和干涉。
销售对象不同
房改房:销售对象是有限制的,只能是承租独用成套公有住房的居民和符合分配住房条件的职工。
商品房:销售对象是公开面向社会居民群体,基本上不受任何限制。
价格不同
房改房:价格不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政府根据实现住房简单再生产和建立具有社会保障性的住房供给体系的原则决定的,是以标准价或成本价出售给职工的公房。
商品房:销售价格是由市场经济供求关系决定的。
购买面积控制不同
房改房:对购买的面积是有所控制的,有文件明文规定了人均可购买的建筑面积的控制指标,以防止一些人大量低价购买公有住房。
商品房:购买面积没有明确的控制指标,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购买面积。
上市交易限制
房改房:在进入市场买卖时,一般要在职工居住若干年以后才可出售,并且原单位通常保留优先回购权。
商品房:出售时没有限制,可以自由进行交易。
其他差异
房改房:实际使用面积通常比证上面积大,存在一定的面积优惠。
商品房:存在公摊,实际使用面积可能小于证上面积。
总结:
房改房和商品房在性质、产权、销售对象、价格、购买面积控制、上市交易限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房改房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政策产物,主要面向特定职工群体,价格由政府控制,购买面积有限制;而商品房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面向全社会销售,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购买面积和交易均无严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