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年(1913年-2000年), 安徽怀宁人,陈独秀最小的儿子。他在北大读书期间是当时北平的“三大学生领袖”之一,后投奔北京西山游击队,负责电报的收发工作和人员培养。他在抗战胜利后,携带全家定居中国香港。2000年,陈鹤年在中国香港逝世,享年87岁。
陈鹤年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北大读书期间,积极投身于由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并加入了地下共产党,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后来,他投奔北京西山游击队,负责电报的收发工作和人员培养。由于父亲陈独秀在党内影响的负面效应,1938年底,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去了香港。在香港,陈鹤年先在香港的几家报纸做编辑、记者,并担任报纸的收发工作。从那时开始,他便改名“哲民”,并经常以这个名字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陈鹤年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在中医养生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拜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为师,后拜国医大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李佃贵为师,成为国家注册执业药师、中医药养生联盟会委员、公共营养师三级、高级健康管理师。从2005年开始,陈鹤年推广五行,并研发出一套外五行操,通过向内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功能来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陈鹤年的一生,是革命与知识并行的传奇人生。他不仅在政治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还在中医养生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故事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