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简称“燕大”,创办于1919年,位于北京市,首任校长为司徒雷登。燕京大学是20世纪初由四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在北京开办的大学之一,也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环境最优美的大学之一。1928年春,燕京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学社,到1930年代已经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在国内外名声大震。
燕京大学的校训为“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学校初成立时设文理科,未分设学系。学制初为本科三年,预科二年。后改为本科四年,预科一年。初设文、自然科学、应用社会科学三学院,后改为三个学院,十八个学系。1934年增设研究院,下设文、理、法三个研究所,以及制革专修科,属化学系;幼稚师范,属教育系。另设宗教学院及附属学校。
抗日战争结束后,燕京大学在华北工商界支持下,还组织了"工科教育合作委员会",从事发展该校工科教育,1946年设立工学院。1952年,燕京大学被撤销,各学院并入其他高校。在中国大陆,其资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接管后被整并,文科、理科多并入北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校舍由北京大学接收,其建筑仍为燕京大学古迹。
在香港,基督教教会代表1951年创办了旨在继承燕大等13所内地教会大学精神的崇基学院(后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成员学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