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安溪人,清朝名臣、著名理学家。他自幼聪颖,十三岁便读遍儒家经典,十九岁撰写《四书解》,二十岁撰写《周易解》,二十四岁辑《历象要义》。除了儒家经传,他还精通诸子百家、历数、兵法、水利、律吕、音韵等学术领域。
仕途生涯
早期职位: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编修、内阁学士等职。
重要职位: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晚年: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七十七岁,谥号“文贞”。雍正元年(1723年),加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
主要成就
平定三藩之乱:协助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统一台湾:推荐施琅领军,成功平定台湾,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编纂典籍:奉旨编修《朱子全书》《周易折中》,以及审定《诗》《书》《春秋》《律吕正义》等书,一生著作达43种之多。
学术贡献
理学研究:李光地一生勤于钻研程朱理学,著述颇丰,对后世影响深远。
多部著作:著有《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书,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和注解。
个人品质
谨慎清勤:康熙帝评价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
多才多艺:除了在政治和学术上的成就,李光地还精通天文、地理、经学、小学,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
总的来说,李光地是清朝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学者,他在政治、学术和文化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深受康熙帝和雍正帝的赏识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