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和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法定步骤和顺序。立法程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法定性:
立法程序是由法律规定的程序,体现了立法活动的严肃性和合法性。只有以法律形式确定立法程序,才能对立法活动具有高度的约束力。
步骤和方法:
立法程序规定了立法的步骤和方法,包括立法活动的先后顺序和具体运作方法。这些步骤和方法确保了立法工作的有序进行。
普遍适用性:
立法程序是所有立法环节必须遵守的程序,任何立法活动都必须遵循这些程序,不能随意调整或省略。
在我国,立法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法律案的提出:
由具有立法提案权的国家机关和人员向立法机关提出关于法律的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的提案和建议。
法律案的审议:
立法机关对已列入会议议程的法律案进行审查和讨论。审议阶段包括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议和立法机关全体会议的审议。
法律草案表决稿的表决:
立法机关对经过审议后提出的法律草案表决稿进行正式表决,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这是整个立法活动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法律的公布:
立法机关将获得通过的法律依法定形式公之于众,这是一个法定程序,确保法律的合法性和透明性。
这些步骤和程序确保了立法活动的合法性、民主性和透明度,有助于制定出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