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数控中G76螺纹的编程格式如下:
```
G76 P(m)(r)(a) Q(△dmin) R(d) G76 X(u) Z(w) R(i) P(k) Q(△d) F(f)
```
其中,各参数的含义如下:
`m`:精加工次数(00~99)
`r`:螺纹倒角量(00~99)
`a`:刀尖角度(00~99)
`△dmin`:最小切入量(00.000~99.999毫米)
`d`:精加工余量(00~99.999毫米)
`u`和`w`:螺纹终点的坐标值
`i`:螺纹的半径余量(如果适用)
`k`:螺纹牙高(00~99)
`△d`:第一次切入量(1~9999999毫米)
`f`:螺纹导程
示例编程
假设我们要加工一个M10的内螺纹,螺距为1.5mm,以下是一个可能的G76编程实例:
```
G00 X120 Z150;工件坐标系设定
G28 U0 W0;返回原点
T0101;调用1号刀和1号刀补
G76 P010060 Q300 R0.1 G76 X274.8 Z* P2600 Q800 F4
```
解释:
`P010060`:精加工循环次数01,Z方向的退尾量60,螺纹角度60°
`Q300`:最后一刀的切深数值0.3mm
`R0.1`:精加工余量0.1mm
`X274.8`:外螺纹加工小径
`Z *`:这里需要指定螺纹加工的终点Z坐标
`P2600`:螺纹牙高0.65 * 螺距
`Q800`:第一刀的切深量0.8mm
`F4`:螺距1.5mm
注意事项
参数设置:
根据具体加工要求调整`P`、`Q`、`R`等参数,以确保螺纹的牙型正确且符合要求。
刀具选择:
选择合适的刀具类型和尺寸,以应对不同材料和加工要求。
机床设置:
确保机床的转速和进给量设置合理,以便在修复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螺纹刀的位置。
检查与调整:
在执行第一次车削后,使用千分尺或螺纹规检查螺纹的修复质量,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参数。
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您可以在新代数控系统中有效地编程G76螺纹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