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ND数控车床上编程过渡圆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半径编程法
使用G02指令表示顺时针圆弧插补,G03指令表示逆时针圆弧插补。在编程时,需要指定圆弧的起点、终点和半径。例如:
```
G02 X100 Y100 I50 J0
```
上述代码表示以当前位置为起点,以坐标(100, 100)为终点,半径为50的逆时针圆弧插补。
中心编程法
使用G02.1指令表示顺时针圆弧插补,G03.1指令表示逆时针圆弧插补。在编程时,需要指定圆弧的起点、终点和中心点。例如:
```
G02.1 X100 Y100 I0 J50
```
上述代码表示以当前位置为起点,以坐标(100, 100)为终点,圆心在(0, 50)的顺时针圆弧插补。
半径与角度编程法
使用G02.2指令表示顺时针圆弧插补,G03.2指令表示逆时针圆弧插补。在编程时,需要指定圆弧的起点、终点、半径和角度。例如:
```
G02.2 X100 Y100 R50 A10
```
上述代码表示以当前位置为起点,以坐标(100, 100)为终点,半径为50,角度为10度的逆时针圆弧插补。
切向矢量编程法
使用G02.3指令表示顺时针圆弧插补,G03.3指令表示逆时针圆弧插补。在编程时,需要指定圆弧的起点、终点和切向矢量。例如:
```
G02.3 X100 Y100 I100 J0
```
上述代码表示以当前位置为起点,以坐标(100, 100)为终点,切向向量为(100, 0)的顺时针圆弧插补。
过渡圆弧编程计算的关键步骤:
确定圆弧的起点、终点和圆心位置 。计算两个直线段的方向向量
。
计算两个直线段的中点。
计算过渡圆弧的半径。
计算过渡圆弧的圆心位置。
计算过渡圆弧的起点和终点角度。
根据起点、终点和圆心位置进行插补。
示例:
假设计算得到的过渡圆弧起点为(10, 20),终点为(100, 100),半径为50,圆心在(50, 70)。
起点(10, 20), 终点(100, 100), 半径50。
方向向量:
`dx = 100 - 10 = 90`,`dy = 100 - 20 = 80`。
中点:
`mx = (10 + 100) / 2 = 55`,`my = (20 + 100) / 2 = 60`。
圆心位置:
`cx = 55 + 80 * 50 / sqrt(90^2 + 80^2)`,`cy = 60 - 90 * 50 / sqrt(90^2 + 80^2)`。
起点角度:
`start_angle = atan2(20 - 60, 10 - 55)`,`终点角度`:`end_angle = atan2(100 - 60, 100 - 55)`。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使用G02或G03指令进行插补。
建议:
在实际编程过程中,建议使用半径编程法或中心编程法,因为这些方法直接指定了圆弧的几何参数,易于理解和操作。如果需要更精确的控制,可以结合使用半径与角度编程法或切向矢量编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