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工艺卡的编程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分析图纸和确定加工部位
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控机床的优势,确保加工件技术指标实现,满足加工节拍要求,并突出经济效益。
绘制数控加工工序图
图中需要明确标注定位基准、工件零点、加工部位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
需要包括加工部位相关数据和公差、加工方式和进给方向。
对于加工部位较多的零件,可以绘制局部加工工序图和对应的加工程序及必要的说明。
绘制夹具简图
图中应注明定位方式、夹紧形式、多工位应注明每个夹具分布情况、工件在夹具上的位置、夹具零点、对刀基准、工件零点设定程序和工件零点验证程序。
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卡
可以采用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混流加工原则、粗精加工分开原则等。
编写加工工艺卡时,需要注明加工顺序、刀具名称规格、切削参数、数控加工参数、固定循环参数、子程序号和Z轴参数。
程序说明
包括程序结构、程序运行顺序、调用固定循环等内容。
数控编程方法
手工编程:使用机器随带的面板进行看图、审图、制定加工工艺,然后在面板上编辑程序。
CAM软件编程:通过CAD软件绘制图形,进行工艺安排,生成刀路,并对刀路进行后处理,最终生成程序。
基于CAD/CAM的编程
CAD/CAM软件可以将CAD模型转换为钻孔程序,自动完成从设计到加工的整个过程。
建议
选择合适的编程方法:根据零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选择手工编程或CAM软件编程。对于复杂零件或大批量生产,建议使用CAM软件以提高效率和精度。
详细记录工艺参数:在编制工艺卡时,务必详细记录所有相关参数,确保编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反复调试和验证:编程完成后,需要通过数控钻床的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运行,确保程序能够按照预定的工艺参数自动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