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90内径锥度编程是指在数控加工中,使用G90指令来定义圆锥形工件的加工路径。G90指令用于车削外圆、内孔以及圆锥面,其基本格式如下:
```
G90 X(U)_ Z(W)_ F_;
```
其中,X(U)和Z(W)分别表示切削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值,X(U)为直径值,U表示相对当前点X方向的增量值;Z(W)为轴向坐标值,W表示相对当前点Z方向的增量值。F则是切削时的进给速度,决定了刀具切削的快慢。
在锥度编程中,"r"代表半径值,用于定义刀具的锥度半径。例如,使用G02或G03指令来指定刀具的圆弧插补方向,并在指令中使用"r"参数来定义刀具的半径值。需要注意的是,刀具的半径值通常是相对于工件坐标系的,而不是相对于刀具本身的坐标系。
设定主轴转速和进给速率 :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输入控制点的绝对坐标:
使用G90指令输入各个控制点的绝对坐标。
实现圆弧过渡:
结合G2或G3指令来实现圆弧过渡,最终形成预期的锥度效果。
示例代码
假设我们需要加工一个外径为30mm,锥度为5°的工件,编程步骤如下:
起点
```
G90 G1 X0 Z0;
```
中间点
```
G1 X15 Z5;
```
终点
```
G1 X30 Z100;
```
在这个示例中,X轴的增量值为15mm,Z轴的增量值为5mm,形成一个5°的锥度。
注意事项
检查连接:
确保伺服放大器cn2插头与伺服电机编码器连接电缆完好且连接牢靠。
更换电机:
如果编码器损坏,可能需要更换电机。
选择合适的插补方向和刀具路径: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插补方向和刀具路径,以实现预期的锥度加工效果。
验证编程结果:
在完成编程后,需要在测试场地上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实际驾驶,验证编程结果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实现精确的G90内径锥度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