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ND螺纹加工中,编程退尾的步骤如下:
确定退尾的位置和方式
根据螺纹加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退尾位置和方式。通常有直线退尾和螺旋式退尾两种方式。
编写相应的G代码
G92:用于将刀具退尾到指定位置。例如:
```
G92 X..Z..J(X轴半径指定)K(Z轴)F...
```
G76:用于螺纹精车,并包含退尾相关参数。例如:
```
G76 X(U)_ Z(W)_ R(i) P(k) Q(d) F(I) ;
```
其中:
`X(U)_ Z(W)_`:指定退尾的终点坐标。
`R(i)`:指定退尾的半径。
`P(k)`:指定退尾的螺距。
`Q(d)`:指定退尾的深度。
`F(I)`:指定进给速度。
设置系统参数
根据所选的退尾方式,设置相应的系统参数。例如:
`P'27`:指定螺纹精车次数。
`P'28`:指定螺纹退尾宽度。
`P'29`:指定刀尖角度。
`P'30`:指定螺纹粗车时的最小切削量。
输入数控机床并进行设置
将编写好的G代码输入数控机床,并进行相关的设置,包括工件坐标系的设定、刀具的安装与调整等。
启动加工
启动数控机床,开始螺纹加工和退尾操作,并密切观察刀具的运动情况,以确保退尾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示例
假设要加工一个M16的外螺纹,螺纹长度为15,可以使用以下G代码:
```
G0 X17.0 Z2.0 ; 将刀具移动到起始位置
G92 X15.2 Z-15.0 F2.0 ; 螺纹加工到指定位置,并进行退尾
X14.6 ; 螺纹加工到X轴的14.6位置
X14.3 ; 螺纹加工到X轴的14.3位置
X14.0 ; 螺纹加工到X轴的14.0位置
X13.9 ; 螺纹加工到X轴的13.9位置
```
建议
在实际编程过程中,建议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和工件材料选择最适合的退尾方式,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仔细检查并调整系统参数,以确保退尾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加工过程中,密切观察刀具的运动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加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