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折弯压底的编程步骤如下:
接通电源和启动油泵
接通主电源,在控制面板上打开钥匙开关,启动系统启动。
按油泵启动按钮,启动后,让机器先空转5-10分钟,如发现有不正常声音或出现故障,应立即停车,排除故障。
进入系统
打开电脑系统开关,系统操作面板电脑进入开机模式,稍后进入系统的操作界面。
学习进入系统,熟悉系统相关页面,熟悉各功能键,机床参数,表格。
学习系统参数,学习编制程序。
编辑模具
上模编辑:按模具键,可编辑上模的各模具强度,数据。只需输入上模的总高度和参照高度即可,编辑完按“保存”即可存入电脑系统。
下模编辑:按模具键,模具按键可来回切换上、下模,输入下模的高度和宽度,编辑下模各个槽口的数值,此值包括模槽角度,宽度,V角,强度。下模编辑时按顺时针顺序进行,依次编辑,编辑完保存模具。
非标下模:按实际尺寸编辑,输入完成移动光标至“OK”按确认键进入下模参数编程辑。
折弯单步操作编程
板宽:输入板材的宽度(如板为1米,输入1000)。
板厚:输入板材的厚度(如厚度为1mm,输入1)。
抗拉强度:输入板材折弯应力(如输入45)。
下模:编辑下模号,编辑下模保存时输入的号码,槽口编号,槽口的编号,板材厚度对应的槽口。
上模:编辑上模号,上模保存时输入的号码。
折弯力:系统自动自算折弯压力。
变速点:上模刀尖到达板材时变速转换点。
折弯多步操作
按一下自动折弯模式。
然后点编辑第一步完成后再按下一页进入第二步。
确定工作吨位
折弯过程中,上、下模之间的作用力施加于材料上,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
工作吨位就是指折弯时的折弯压力。
确定工作吨位的影响因素有:折弯半径、折弯方式、模具比、弯头长度、折弯材料的厚度和强度等。
通常,工作吨位可按下表选择,并在加工参数中设置。
编程注意事项
在折弯前一定要测试行程,确保上模下行至最底部时有一个板厚的间隙,否则会对模具机器造成损坏。
折弯槽口一般要选择板厚的8倍宽度的槽口。
后挡料调整一般都有电动快速调整和手动微调,方法同剪板机。
调试和优化程序
编写完程序后,需要进行调试和优化。通过模拟运行和调整参数,检查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化。
以上步骤涵盖了数控折弯压底编程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具体操作时还需根据实际机床型号和材料特性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