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D系统编程主要涉及以下步骤和要点:
打开程序开关
在调试界面中,按4键打开程序开关,每次关电后恢复默认设置。
选择编辑方式
进入程序编辑界面,选择“编辑”方式。
输入程序号
在编辑方式下,输入程序号(如O1234),然后按EOB键开始编程。
编写程序内容
调用程序时,同样输入程序号,然后输入程序内容。程序内容需遵循特定格式,例如每段后面都要加分号,格式为0xxxx;xxxx;xxxx;xxxx;xxxx;。
使用G代码和M代码
KND数控系统使用G代码作为主要编程语言,用于定义机床的各种运动方式和加工操作。同时,M代码用于控制机床的辅助功能,如主轴启停、冷却液开关等。
设置加工参数
根据加工要求,设置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加工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根据不同工序进行分组设置,以实现更精细的控制。
生成刀具路径
根据工件轮廓和加工参数,通过软件自动生成刀具路径。生成的刀具路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正和优化,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进行切削模拟
在编程过程中,可以使用软件提供的切削模拟功能进行虚拟加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加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导出加工程序
完成编程后,将加工程序导出到KND加工中心,可以通过U盘、局域网或其他方式进行传输。
程序调试
编写完程序后,需要进行程序调试,包括模拟运行和单步运行,以确保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意事项
在编程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刀具位置的数值必须带小数点,例如X 25.0; Z -10.0,以确保加工精度。
退刀时尽量不要将X和Z方向编在同一行内,以避免刀具和工件发生碰撞。
同一行指令内,不可同时出现两个G指令或M指令,以免系统无法正确执行。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实现KND系统的编程,从而进行精确的加工生产。建议编程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详细了解机床结构和加工要求,熟悉KND数控系统的操作方法和编程语言,以确保编程的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