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录用后,还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终审:
论文通过初筛和盲审后,会进入编辑部的终审环节。编辑会给出修改意见,可能包括小修、大修或直接接受。
排版:
一旦论文通过终审,期刊的排版部门会进行文章的排版工作,包括核对作者信息、确认文章内容和格式等。
校刊:
排版完成后,期刊会将校样返给作者进行确认和校对。这是作者确认文章信息最后的环节,也是最后一次修改的机会。
Online(在线发表):
作者支付版面费后,论文会进入在线发表阶段。从支付版面费到论文在线发表的时间因期刊而异,通常在3-6个月之间,有些期刊可能更短,如一周内发表。
检索:
论文在线发表后,作者可以通过SCI数据库检索到自己的文章。检索时间也会因期刊和数据库的更新时间而异,通常在几周到几个月内。
开具检索证明:
如果需要,作者可以联系所在学校图书馆开具论文检索证明。
版权转让:
部分期刊可能要求作者在论文发表前签署版权转让协议,以便期刊将论文的版权转让给出版商。
缴纳相关费用:
包括版面费、彩图费等。
确认收录情况:
作者可以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查询论文的收录情况。
论文分享和引用:
论文发表后,作者可以开始分享和引用自己的研究成果。
整个流程的时间长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期刊的排期、出版社的出版流程、论文内容的质量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因此,作者需要耐心等待,并与编辑保持沟通,及时了解论文的发表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