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煎药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
整理药房,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干净。
根据医生开的中药处方,提前准备好所需的药材,检查药材的保存情况,确保无发霉变质。
准备煎药锅、滤网、漏斗、称重器等药具。
煎药操作
称重:按照处方要求称取各种药材的数量,确保药方的准确性。
洗涤:将药材洗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对需要破碎的药材进行破碎处理。
加水浸泡:根据药材的性质和需求,将药材加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水量浸没中药,高出药面约1~3厘米。
煎药:
将浸泡好的药材放入煎锅中,先用武火煮沸,再改文火煎煮。
煎煮过程中要防止药汁外溢,中途要将药物上下翻动一次,使药汁充分溶出。
特殊药物如磁石、牡蛎等矿物类药材和川乌、附子等毒烈性药材需要先煎30分钟以上,制川乌、制附片也应先煎半小时。
过滤:煎药完成后,将药液过滤,去除渣滓,过滤后的药液即为煎药液。
装瓶:将过滤后的药液装入密封瓶中,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清洁:煎药完成后,及时清洁煎药锅、滤网等药具,确保药具的卫生干净。
记录和归档
在煎药的整个过程中,药房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记录工作,包括煎药的药材名称、数量、煎药时间、火候等信息。
特殊处理
先煎:某些药物如磁石、牡蛎等因有效成分不易煎出,需先煎30分钟以上。
后下:某些药物如薄荷、苏叶等含挥发性成分,煎煮时间应缩短。
包煎: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防止漂浮在水面。
另煎:一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等须另煎,以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附。
烊化:如阿胶等胶类药物需要烊化。
冲服:某些药物如芒硝等宜用煎好的药液或开水冲服。
煎汤代水:如灶心土等药物可以煎汤代水。
建议
煎药时,火候和时间非常关键,需根据药物性质调整。
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具体时间根据药材特性而定。
煎药过程中要定期翻动药材,确保药汁充分溶出。
特殊药物需按照医嘱进行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等。
煎好的药液应及时过滤并分装,避免污染。
煎药器具需保持清洁,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