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的程序因地区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小殓
为遗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有时甚至在断气之前就进行,以避免肌肉细胞死亡后导致的屍僵现象影响穿寿衣。
报丧
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这个过程通常有严格的程序和顺序规定。
奔丧
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停灵
将遗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亲友前来奔丧。同时,这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以设置在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会摆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
守灵
停灵期间,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孝子/孝女会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殓
在家属面前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使用内棺和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
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可能有道士或风水师协助。
烧七
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此外,还有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
其他仪式
根据不同地区和信仰,可能还会有其他仪式,如告别仪式、追悼会、宗教仪式等。这些仪式旨在缅怀逝者,给予生者心灵的慰藉。
建议
提前准备:家属应提前安排丧事流程,包括预定殡仪车、选择墓地、安排葬礼服务等,以确保葬礼顺利进行。
尊重传统:在葬礼过程中,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礼仪,给予逝者最高的尊重和缅怀。
情感支持:在葬礼期间,家属和亲友应相互支持,共同度过难关,安慰彼此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