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程序文档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变量说明和适当注释:
源程序的版面文档要求应有变量说明和适当注释,以便其他开发人员能够理解程序的功能和结构。
统一书写格式:
源程序应有统一的书写格式,包括代码的缩进、命名规范等,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页码和软件名称、版本号:
源程序每页应标明页码,页眉上要标注软件名称和版本号,右上角标注页码,确保页眉、页脚和文中标注的软件名称、版本号一致。
功能性注释:
源程序中的注释一般分为序言性注释和功能性注释,功能性注释应详细说明函数或方法的功能、输入参数、返回值以及可能抛出的异常。
版权和许可证信息:
源程序中应明确标明版权和许可证信息,确保代码在合法范围内使用和分发。
前期开发说明:
如果源程序中出现著作权人成立之前的创建或修改时间,申请人需要确认是否存在前期开发行为,如有,需提交《前期开发说明》。
代码量和行数:
源程序代码由前、后各连续30页组成,每页不少于50行(结束页除外),若源程序多于60页,则需要提交连续的前30页和后30页。
代码完整性:
源代码必须是完整的应用程序,包括前端和后端,不应只包含部分功能的代码,并且需要包含所有的程序文件、库文件、配置文件等。
提交格式:
源程序文档通常以PDF格式提交,源程序代码需要压缩成.zip或.rar格式上传,确保压缩包中的每一个文件都是完整的。
其他要求:
根据具体申请的要求,可能还需要包括其他特定的信息,如设计器生成的代码应尽量少提供或不提供,代码量不足3000行的需提供完整代码,超过3000行的提交前后35页等。
综上所述,源程序文档要求旨在确保代码的清晰性、完整性和合法性,以便于代码的审查、维护和版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