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底稿是审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涉及以下步骤:
编制审计底稿模板:
审计师会根据审计程序的设计,编制相应的底稿模板。模板包括审计程序的名称、目的、所需文件和记录、执行步骤等,以确保底稿编制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执行审计程序:
审计师根据设计好的审计程序,按照底稿模板的要求,执行审计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记录所观察到的情况、所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等,这些记录形成了审计底稿的核心内容。
收集审计证据:
审计师需要通过实施各种审计程序,如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等,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些证据是支持审计结论和报告的基础。
完善底稿:
在执行审计程序的过程中,审计师需要及时记录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和相关信息,完善底稿。底稿应包括审计程序的执行情况、所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证据等。
审核底稿:
在底稿编制完成后,审计师需要对底稿进行审核,确保底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审核过程中,审计师需要检查底稿是否符合审计程序的要求,是否包含了必要的审计证据。
归档:
审计项目结束后,按照归档要求,填写审计底稿的归档目录,然后进行整理归档。每个事务所的要求不一样,具体归档流程可能有所不同。
总结来说,做底稿就是记录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和取得的证据的过程,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