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阶段主要涉及以下程序和步骤:
当事人提出申请
当事人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请求法院强制执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或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
法院执行局进行审查
法院执行局对申请进行审查,确认申请是否符合执行条件。如果符合条件,法院执行局将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发出执行通知书
执行法院在审查通过后,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要求被执行人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义务,并申报自己的财产情况。
财产调查与控制
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法院执行局将对其财产进行查封、冻结和扣押等强制措施,并可能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如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执行和解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执行员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
强制执行
如果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义务,法院将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
执行期限
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两年,从申请执行之日起计算。
执行审查
法院执行局在收到案件材料后,将对申请进行审查,并在必要时将案件材料转交执行审查部门进一步审查。
财产状况调查
法院执行局将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包括收入、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车辆、机器设备、知识产权、对外投资权益及收益、到期债权等。
执行措施
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法院执行局将采取适当的执行措施,确保判决得到有效执行。
这些步骤和程序旨在确保法律文书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议申请人在申请执行时提供尽可能详细的财产状况和线索,以便法院能够迅速采取执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