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执行后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立案审查
申请人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后,法院会进行立案审查,核实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发出执行通知
立案成功后,法院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财产调查
如果被执行人未履行义务,法院会进行财产调查,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
采取强制措施
根据财产调查结果,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等强制措施,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执行款分配
如果执行到款项,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执行款的分配。
结案
当被执行人履行完义务或执行款分配完毕后,法院会进行结案处理。
执行异议处理
如果被执行人提出异议,法院会对异议进行处理。
执行期限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对于超过二年后申请执行的,法院不主动对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适用时效规定进行裁判,当事人可以提出时效抗辩。
执行监督
如果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措施的执行
包括强制拆除、强制清除、强制执行等方式,具体措施根据被执行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建议申请人在申请执行后,密切关注法院的通知和公告,及时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以便法院能够顺利进行执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