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是 有程序的。内部审计程序是国家规定的内部审计机构在处理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步骤,这些程序具有法律效力,并且符合《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要求。具体来说,内部审计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制定年度审计计划
内部审计机构需要结合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考虑组织面临的重大风险因素以及高级管理层的需求,并合理配置审计资源,从而规划年度审计项目。
编制审计方案
在具体审计项目开始之前,审计人员需要编制审计方案,对审计工作进行详细的安排。审计方案应考虑组织风险、管理需求及审计资源,并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报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发出审计通知书
在实施审计项目之前,内部审计机构应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明确审计的时间、目标、范围以及被审计单位需要提前准备的资料等事项。
审计实施
审计实施阶段包括收集审计证据、审查相关文件和记录、进行实地调查和询问等,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结论。
报告审计结果
审计结束后,内部审计人员需要编制审计报告,对审计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审计报告应经过被审计单位的确认,并在必要时向组织管理层或相关监管机构报告。
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这些程序,内部审计能够系统地评估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提供独立、客观的意见和建议,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些程序的存在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增强组织的透明度和问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