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应急救援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发现火情
火情报告:任何发现火情的人员应立即向当地森林消防部门或相关部门报告,提供火灾的具体信息,如位置、火势大小和变化情况。
火情确认:森林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会派人前往现场确认火情,确保准确掌握火灾情况。
组织处置
灭火预警:一旦确认发生森林火灾,森林消防部门应及时发布灭火预警,通知周边居民和相关单位,做好防火准备。
灭火力量调集:根据火灾的规模和情况,组织相应的灭火力量,包括人员、车辆和装备,确保及时到达火场开展扑救。
确定灭火方案:根据火场的具体情况,制定灭火方案和工作任务,确定灭火的主要方向和方法。
防火隔离带:在火场周围设立防火隔离带,以阻止火势蔓延,确保火灾不会扩散到更大范围。
实施灭火
防护措施:灭火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穿戴防火服装、手套、头盔等,确保自身安全。
制高点扑救:选择合适的制高点,将灭火装备和人员送至火场最前线进行扑救。
人工灭火:利用灭火器具、水刀等工具对火场进行人工灭火,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机械灭火:如有条件,可利用机械设备如水罐车、洒水机等进行灭火,加快火势扑灭速度。
空中扑火:如条件允许,可以借助直升机、飞机等空中设备进行空中扑火,将火场控制在较小范围。
灭火结束
确认扑火:灭火人员在扑灭火场后,应对火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火势已经完全扑灭。
清理火场:彻底清理火场,特别是隐蔽的残余火,防止余火复燃。
看守火场:留守人员看守火场,确保火场不再复燃。
移交火场:火场清理完毕后,移交给相关部门。
清点人员装备:统计参与救援的人员和装备,确保无遗漏。
组织撤离:所有参与救援的人员和装备安全撤离火场。
总结报告:整理灭火过程的相关资料,总结经验教训,拟制灭火详报。
这些程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森林火灾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