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仲裁程序意味着 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所发生的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过程。以下是关于仲裁程序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提出仲裁申请: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需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包括申诉人和被诉人的名称、地址、仲裁协议、申诉要求及所据的事实和证据等。
受理阶段: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将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仲裁委员会将受理案件并通知当事人。
组织仲裁庭:
根据仲裁协议和案件性质,仲裁委员会将组织仲裁庭,由一名或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组成通常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同意。
仲裁审理:
仲裁庭将安排开庭日期,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庭上陈述事实、提供证据并进行辩论。仲裁庭也可以进行调查和询问。
作出裁决:
仲裁庭在审理结束后,将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约束力。
执行裁决:
如果一方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仲裁程序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可能会因不同的仲裁机构、仲裁规则和案件性质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或仲裁机构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