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二审适用的程序如下:
立案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证据交换:
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
审理方式
合议制:
原则上,民事诉讼二审应当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独任制: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如第一审适用简易程序审结或者不服裁定提起上诉的第二审民事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并且经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可以适用独任制审理。
开庭审理 :二审法院可以全面审查案件,包括事实和法律适用。法院可以根据案件事实是否已经清楚等实际情况,选择采取开庭审理或者径行判决的方式。法庭调查:
包括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举证质证:
当事人提交证据并进行质证。
法庭辩论:
当事人就案件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
法庭调解:
在适当情况下,法院可以进行调解。
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合议庭在审理结束后进行合议,并作出裁决。
宣判:
二审法院作出的裁决为终审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3修正)》的规定,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适用的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我国实行两审终审,所以第二审又称终审程序。
建议
当事人在提起上诉时,应确保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并按照法院的要求准备上诉材料。
了解二审程序中的合议制和独任制适用条件,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在二审过程中,积极配合法院的调查和审理,提供充分的证据和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