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的程序和内容可以总结如下:
备课要求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备课步骤
主备先行:
备课组长提前明确主备课任务,制定活动计划。
主备教师精心谋划教学内容,写好教案,制好课件,并提前分发给成员。
集体讨论:
每周在备课组长主持下讨论,内容包括反馈上周所教内容,讨论下周要教的内容。
讨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构思、板书设计、课堂巩固练习等。
教案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重点、难点: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课型、教学时数:根据课程类型和预计教学时间进行安排。
教学准备:包括课前活动安排、教学媒体选用等。
教学实施过程:详细描述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规划课堂上的板书布局。
作业布置:设计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或后记:总结教学得失。
备课程序
个人备课:
钻研教材,查阅参考书和资料。
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
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
编写教案。
集体备课:
统一教学进度和基本要求。
探讨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交流演示实验的关键操作。
结合听课活动进行评课。
安排中心发言人,做好记录。
修改教案:
消化集体讨论内容,修改个人备课方案。
提前写出完整的分课时教案。
确保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选择和过程设计恰当。
其他注意事项
备课不仅包括写教案,还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思考教法等隐性工作。
教案应分课时撰写,内容要详细,教学程序应在150字以内。
学校应完善教案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案,确保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教师可以充分准备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