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管理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个案发掘与转介
发掘:社会工作者通过各种途径发掘有需要的个案,这些个案通常面临多重问题,需要协调多种资源来解决。
转介与接案:当服务对象或其家庭提出申请时,社会工作机构应评估自身能否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如确认能够解决,即可接案;如确认不能解决,则转介到其他机构或领域。
评估和选择
需求评估: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收集资料,以全面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
诊断分析: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确定问题的性质、原因及严重程度。
个案计划与执行
设定目标:根据评估结果,与服务对象共同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确保目标具有可行性、可测量性和时间性。
制订计划:结合服务目标,列出可能或必要的资源,拟定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计划。计划应明确服务的重点、先后次序及具体步骤。
执行计划:将服务对象与能提供帮助的机构及资源取得联系,确保计划得到有效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监督和评估
监督: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对服务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服务按照计划进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评估:对服务效果进行定期评估,了解服务对象的状况和服务目标的实现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者,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结案与跟进
结案:当服务对象的问题得到解决或目标实现时,个案管理终结,整理相关资料。
跟进:关注服务对象后续的生活,提供必要的跟进服务,确保案主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个案管理的完整流程,旨在确保服务对象能够获得全面、协调和有效的服务,以满足其复杂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