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立案后,案件通常会经历以下程序:
侦查阶段
公安机关会对案件进行详细的调查,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
必要时,公安机关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并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
犯罪嫌疑人在此阶段可以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等帮助。
审查起诉阶段
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检察院,由检察院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检察院在审查过程中,可能会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以完善证据链。
审判阶段
一旦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将受理案件并进行审理。
法院会安排开庭审理,并在庭审过程中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
法院最终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送达与答辩
法院在立案后,会将起诉状副本及相关证据材料送交给被告,被告需在一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和证据。
执行阶段(如案件涉及判决执行):
判决作出后,如当事人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上诉。
如果当事人不上诉且判决生效,败诉方要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否则胜诉方可申请强制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并非一成不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证据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建议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及时与专业律师沟通,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