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进厂报验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待验区存放
物资到达公司后,应首先放置在待验区,等待进一步检验。
采购员验收
采购系统采购员负责验收物资,包括清点数量、查对合格供应商目录、型号规格、质量证明文件等,并填写《检验通知单》交质量部检验员进行检验。
进厂检查验收内容
检验员核对合格供应商目录及相关质量证明文件,按公司有效图纸、技术标准、技术协议或技术通知单进行检查和判定。
检查产品包装状态是否异常,包装之间是否一致,包装与质量证明书中的项目是否相符。
对抽出的样品进行广泛检查,确保抽样比例满足要求,对质量不稳定的物料加强检验。
确认测量方法和工具有效性,依据《质量检验卡》进行测量和测试。
报验登记
施工单位应派专人对物资进行检查,记录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并填写相应的报验单。
报验单应包括报验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报验日期、报验结果(合格、不合格、待处理等)及不合格物资的处理方式和责任人。
报验审核
报验审核由负责物资管理的专人进行,审核内容包括报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报验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不合格物资的处理方式和责任人是否明确。
检验与测试
质检员接到报检资料后,对购入原材料进行检验,依据相关质量证明文件或传真件进行核实确认,并进行分类、记录、存档、管理。
质检员依据《进货验证规程》进行取样、抽样检验,并在规定的检验期限内完成检验工作,填写检验记录,交检验主管审核,部门经理填写检验结论。
结果处理
质量部经理审核签字后,将检验记录转交原材料质检员存档,质检员根据检验结论填写《进货验证记录》报质量部经理,质量部经理复核检验结论并确认质量证明文件提供无误后签字。
对不合格物资,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退货、换货或让步等。
合格与不合格处理
合格品进入合格品区,不合格品进入不合格品区,如遇生产急需,可紧急放行,但需经过领导同意并进行相应记录。
记录与追溯
必须正确标记和记录接受的材料,以便于识别和追溯。对于不合格材料,需详细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防止误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物资进厂报验过程规范、有序,有效保证物资质量,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