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倒闭时,员工可以通过以下程序获得赔偿:
与公司协商
首先,员工可以尝试与公司进行协商,寻求支付未付工资和经济补偿的可能性。
投诉举报
如果协商无果,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要求公司支付未付工资和经济补偿。
申请劳动仲裁
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要求支付经济补偿。在维权过程中,员工应当注意保留与公司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
提起诉讼
如果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满意,员工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与破产清算
公司破产清算过程中,员工的权益保障是重要的一环。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应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补偿标准按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如果员工的月工资超过当地的三倍平均月工资,那么用于计算经济补偿的月工资金额将被限制在三倍平均月工资。
工资保障基金
在一些地区,如果企业无法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工资保障基金申请支持。
优先受偿权
如果公司是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获得资金,员工可以向银行申请优先受偿权。
总结来说,公司倒闭后,员工应当首先尝试与公司协商,如果协商无果,可以通过投诉举报、申请劳动仲裁和提起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破产清算过程中,员工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将优先得到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