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演练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演练目的
明确举办应急演练的原因、要解决的问题和期望达到的效果。
分析演练需求
在对事先设定事件的风险及应急预案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需调整的演练人员、需锻炼的技能、需检验的设备、需完善的应急处置流程和需进一步明确的职责等。
确定演练范围
根据演练需求、经费、资源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确定演练事件类型、等级、地域、参演机构及人数、演练方式等。
安排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日程计划
包括各种演练文件编写与审定的期限、物资器材准备的期限、演练实施的日期等。
编制演练经费预算
明确演练经费筹措渠道。
动员与培训
在演练开始前进行演练动员和培训,确保所有演练参与人员掌握演练规则、演练情景和各自在演练中的任务。
演练正式启动
举行简短仪式,由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并启动演练活动。
进行演练
按照预定的演练方案进行演练,参与人员根据指挥部的指令行动,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
演练结束
由总策划发出结束信号,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演练结束后所有人员停止演练活动,按预定方案集合进行现场总结讲评或者组织疏散。
现场总结
在演练的一个或所有阶段结束后,由演练总指挥、总策划、专家评估组长等在演练现场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本阶段的演练目标、参演队伍及人员的表现、演练中暴露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持续改进
根据总结报告中的建议,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不断地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和修订,提高组织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
这些步骤构成了应急演练的基本流程,旨在确保演练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