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保送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学校推荐
具有推荐资格的外国语中学会根据学生的学术成绩、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初步筛选,并向招生院校推荐符合条件的学生。
报名申请
获得校荐的学生将由学校统一汇总材料提交给目标高校;而未获校荐但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向高校提出申请。
初审及选拔
高校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组织笔试和面试。考核内容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测试,以及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评估。
考试程序
校荐:学校参考近年外语类保送生生源质量及生源分布情况确定各中学推荐名额,各中学根据推荐优秀学生,并按教育部有关要求公示推荐方案及学生名单。
自荐:其他考生自荐。
初审:学校对相关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获得后续考核资格。
初试:自荐学生须参加初试,初试为综合测试,测试科目为语文和数学(语文占60%、数学占40%),校荐学生免初试和通过初试的自荐学生入围复试。
复试:笔试(英语基础测试占70%、中文写作占10%、英文写作占20%);小语种加试(成绩仅作为面试参考);面试。面试将划定面试合格线,未达线考生不能获得拟录取资格。
录取原则
根据复试总成绩(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占50%)择优确定保送生入选名单及不超过30人的递补名单。复试总成绩相同时,按笔试成绩排序。
公示和确认
高校根据综合考核成绩和学校选拔要求,确定拟录取保送生名单并按规定上传到教育部“阳光高考”进行公示,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被录取。
考生须填写录取保送生确认表并在规定日前一定寄到招生高校,由所在中学填写推荐意见后,将《确认表》寄到招生高校。
审核和最后公示
当地招生教育考试院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对高校公示的拟录取保送生进行审核确认,并办理录取手续。
建议学生在申请外语保送时,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了解具体的报名要求、考试时间、考核内容等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准备和参加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