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程序可以运用于 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具体用途如下:
风险评估程序:
在风险评估阶段,审计人员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记录和文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内部控制系统等,以识别和评估可能的重大错报风险。
控制测试:
在控制测试阶段,审计人员通过检查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实质性程序:
在实质性程序阶段,审计人员通过检查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细节,以及进行实质性分析程序,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检查程序具有方向性,例如在细节测试中可以是“顺查”从“证”到“账”,也可以是“逆查”从“账”到“证”。检查记录或文件可以提供不同可靠程度的审计证据,其可靠性取决于记录或文件的性质和来源,以及生成该记录或文件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因此,检查程序在审计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审计人员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