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审计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审计准备阶段
收集项目相关资料,包括项目立项文件、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文本、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签证、竣工图纸等。
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方法以及时间安排。
审计实施阶段
对工程量的审计,依据竣工图纸、现场勘查记录以及工程计量规范,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量进行逐一核对。
对价格的审计,审查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对照市场价格信息、采购合同以及发票等,核实材料的采购价格是否符合当时的市场行情。
对费用的审计,盯费率合规、基数准确,安全文明施工费按工程类别核。
审计报告阶段
梳理问题、证据,按规范格式撰写审计报告,问题分类、条理清晰,造价偏差详细列示,原因分析透彻,责任界定明确,提出整改建议。
征求各方意见修订后出具最终审计报告,并跟踪整改,闭环管理。
其他相关阶段
项目启动阶段,明确审计目标和任务,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制定审计计划,并确定审计组织机构和人员。
审计准备阶段,确定审计组织架构、审计人员名单及分工,并制定审计工作流程及工作细则。
实施审计阶段,按照审计计划和任务清单,进行实地勘察、数据核对、数据分析、问题发现、原因分析、调查、核实,总结审计材料等工作。
审计总结阶段,对本次审计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确定并完成本次审计的工作总结与持续改进工作。
这些程序确保工程造价审计的准确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帮助项目方掌握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