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立案离婚程序如下:
提起诉讼申请
首先,需前往人民法院的立案大厅提出申请。
立案大厅的工作人员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只有符合立案条件的,才会给予立案。
如果夫妻双方不在同一地区居住,通常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即需要到男方所在地区的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申请。
申请时,需准备以下关键证件和材料:
离婚起诉书:一式三份,清晰明确地阐述请求判定离婚的原因和诉求等内容。
户口本:用于证明当事人的户籍信息以及家庭关系等情况。
结婚证:证明夫妻关系合法存在的重要凭证。
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等)。
立案与缴费
经立案大厅审查确认符合立案条件并准予立案后,立案庭会发出立案通知书。
当事人需凭借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一般为50元,缴纳完成后,法院正式受理该离婚案件。
案件移送与审理
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其移交给民事庭。
民事庭接手案件后,会向另一方发出传票,通知其在特定时间到庭应诉,同时也会告知原告到庭参诉的时间。
调解程序
双方到庭后,法院会进行调解,这是诉讼离婚的必经程序。
调解可能会产生以下三种结果:
婚姻维持:如果经调解后双方都愿意继续维持婚姻关系,那么原告可以撤回起诉,婚姻继续有效。
协议离婚:当一方同意原告的离婚请求,并且双方对子女抚养及财产问题等都达成一致处理意见时,原告撤回起诉,然后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离婚手续。
调解不成:如果调解无效,法院将进行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与判决
法院通过开庭审理,对案件进行实质性审查,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在庭审过程中,法院会再次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
法院作出的判决为最终决定,当事人需按照判决执行相关事宜。
建议:
在进行离婚诉讼时,建议当事人充分准备相关证据和材料,并详细列出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调解是离婚诉讼的重要环节,双方应尽量协商解决分歧,以达成和解。
如果调解无效,应积极配合法院的审理和宣判过程,并按照判决结果执行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