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老人去世什么程序

时间:2025-01-25 18:45:31 手机游戏

回民老人去世后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停尸

逝者停止呼吸后,在身旁守候的阿訇或亲人要为其瞑眼、合口、顺手足、理发须,并整好尸体。

尸体不能停在睡觉的床上,要安排在通风凉爽的客堂大厅或客房地上。

尸体必须头北脚南仰卧,面稍向于西。

报丧

派人分头通知本坊教长及亲戚朋友、邻里乡亲,这个过程称为“报丧”。

奔丧

亲朋乡邻净身之后来到丧主家,直接到埋体房痛哭,诉说对亡人的思念,孝子回应,然后搀扶来客出来喝茶。

遗体处理

逝者离世后,家属会立即进行初步的遗体处理,包括脱去所有衣物,用白布覆盖遗体,家中点上香烛以驱除浊气。

洗尸

用药皂擦洗遗体,再用清水冲洗,从头到脚用新毛巾、脚布洗涤,要求干净。

穿衣

逝者用白棉布制成的“卡凡”包裹身体,男性“卡凡”为三件(大卧单、小卧单和襟衣),女性“卡凡”另加缠胸布和盖头为五件。

殡礼(站者那则)

由阿訇、满拉和德高望重、虔诚宗教的人为亡者转“费体耶”之后,举行“者那则”仪式,为亡人祈祷。

亡者家属根据自己家庭经济条件施舍“索德格”(也叫乜贴)。

出葬

一般晚上亡故的凌晨出葬,停亡人不得超过三天。

出葬前,要洗净全身,叫“着水”。洗后用写有经文的大小两块白布(叫“开凡”,女性多一块)裹身,口、耳、鼻、眼、额头、手脚处要放冰片、麝香。

移入“塔布匣子”(即清真寺内专送亡人的公用木匣),由亲人抬到清真寺,再由阿訇率领送葬者举行“站礼”仪式,人们面对“塔布匣子”站立,由阿訇诵读《古兰经》章节。

埋葬

坟坑深两米,直坑西壁再挖一个偏洞(称“热合提”),上圆下方,高约一米,长可容体。

将亡人头北脚南,面向西放入偏洞后,用砖封好洞口,然后填平直坑,地面堆成鱼脊形坟堆。

纪念活动

葬后三天、七天(头七)、月斋(一个月)、“十”、“百日”、“周年”一般要在家请阿訇诵经。

主麻田、开斋节、古尔邦节亲人要到坟上悼念亡人。

这些程序体现了回族对逝者的尊重和对伊斯兰教的信仰,整个过程简洁而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