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发丧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报丧
第一天,家庭成员会分别前往直系亲属家报丧,告知他们老人的去世情况,并与他们商议有关丧事的安排。这一过程被称为报丧,旨在通知亲友和亲属老人的去世消息,让他们前来吊唁和参与后续的丧事活动。
破孝
报丧后是带孝的环节,家庭成员会佩戴孝鞋、孝巾或孝带等孝服,以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入殓
入殓是丧事的重要环节之一,通常在晚上进行,过程是将逝者转移到棺材中,棺材会盖上盖子。逝者入殓后,家人和亲友会在晚上守灵,燃起长明灯,守夜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请厨师、搭设灵棚、吊唁
第二天,家庭会安排厨师和帮助的人员,准备宴席的食材和丧葬物品。同时,搭设灵棚作为临时灵堂,亲友们会在灵棚中吊唁,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出殡(出山)
出殡又叫"出山",需要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出殡前要进行辞灵、装"馅食罐"、扫材等仪式。出殡的程序包括转棺、抬棺、摔老盆、路祭和安葬等环节。送葬队伍一般由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其他孝属持"哭丧棒",大儿媳抱"馅食罐"。
其他仪式
在整个丧事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的仪式,如设宴招待客人、送路、伴宿、捡罐、发引、参灵、祭门等。这些仪式旨在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同时遵循当地的习俗和传统。
安葬
最后,逝者会被安葬在墓地,家人和亲友会进行路祭和超度亡灵的活动。有些地区还会在安葬后有一段时间的守孝,孝子孝孙会在灵堂或坟前守护一段时间。
各地风俗不同,具体的丧事流程和仪式可能会有所变化。建议在办理丧事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并与家人和亲友充分沟通,确保所有环节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