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提审是指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依法将案件提归自己审判的程序。具体程序如下:
提起再审的主体
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有权提起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提起再审。
本院院长也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提起再审的客体
再审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或第二审案件的判决或裁定。
提起再审的时间
再审可以在判决或裁定生效后的任何时间进行,没有明确的截止时间限制。
提审的具体操作
上级人民法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确有错误时,可以采取两种措施:
指定再审:指令下级法院重新审理案件。
提审:上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亲自派出法官审理案件。
提审与再审的区别
再审:通常是基于当事人的申诉或检察院的抗诉,对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重新审理。
提审:是上级法院主动将案件提归自己审理,通常是因为发现下级法院的判决存在严重错误,需要亲自审理以纠正。
提审的审理程序
提审时,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成员必须重新组成,原合议庭成员不得参加。
提审适用的程序根据原审裁判的审级及适用提审还是再审而定:
如果原审裁判是第一审后生效而现在是再审的,适用第一审程序,但审判组织除外(如不得适用简易程序、合议庭中不得有人民陪审员参加),所作出的裁判可以上诉、抗诉。
如果原审裁判是第二审后生效而现在是提审的,适用第二审程序,所作出的裁判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如果原审裁判是第二审后生效的,不管是提审还是再审,均适用第二审程序,所作出的裁判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提审期间的处理
再审期间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但特定情况下可以裁定中止执行,如民事诉讼中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总结:
再审提审是上级法院在发现下级法院生效判决存在错误时,依法将案件提归自己审理的程序。提审适用的程序根据原审裁判的审级及再审的具体情况而定,且再审期间通常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