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答辩的基本程序如下:
预答辩 (如有):有些学院会组织预答辩,以便反馈论文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修改和提高论文质量。论文查重:
提交论文进行查重检测,确保论文的原创性。
盲审:
通过查重后,论文会进行校外盲审或校内送审,研究生根据送审意见修改论文,修改后的论文需得到导师确认和学院同意后方可参加毕业答辩。
答辩准备
自我介绍:
在答辩开始前,学生需要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班级等基本信息。
答辩陈述:学生需要围绕研究概况及论文主要内容进行陈述,时间一般约5分钟。陈述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课题背景、研究过程、结果、结论等。
材料准备:学生需准备完整的毕业论文、答辩PPT、工程或实验报告等书面材料,并在答辩前确保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答辩过程
陈述:学生进行论文陈述,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
提问环节:答辩老师会提出2-3个简洁的问题,学生需根据问题作出回答。部分学校会留出10分钟左右给学生思考和总结。
总结点评:答辩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和整体表现作出总结,指出需要补充的地方,并提供修改建议。
成绩评定
成绩公示:答辩完成后,学生需等待指导老师的评价,并公示成绩。
二次答辩:如果初次答辩未通过,可能需要进行二次答辩。
后续修改:
根据答辩老师的意见修改论文内容,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最终稿。
建议:
提前准备:提前准备好所有答辩材料,并进行多次模拟练习,确保在答辩时能够流畅地陈述和回答问题。
注意时间:在答辩陈述和提问环节,注意控制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内容。
保持自信:保持自信和冷静,展示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