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之后的具体程序取决于询问的场合和目的。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情况:
刑事侦查阶段
核对笔录:将询问笔录交给被询问人阅读,核实是否客观、准确地记载了他的提问和他的回答。
补充、更正:如果被询问人认为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可以提出补充或更正要求,询问人应当补充或更正。
签名、盖章:核实无误后,被询问人应当在笔录上签名。如果不会写字,也可以盖章。
撤销案件:如果经过调查询问,确定相关行为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可能会直接撤销案件,终止刑事诉讼程序。
行政违法
移交行政部门:如果涉及行政违法,可能会依据相关的行政法规进行行政处罚,比如罚款、拘留、吊销许可证等。
民事纠纷
协商解决:各方当事人应按照民事法律的规定,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民事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
法院审查立案
补充证据:人民法院审查立案中,发现原告或者自诉人证明其诉讼请求的主要证据不具备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限期补充证据。
登记立案材料:人民法院收到诉状和有关证据,应当进行登记,并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出具收据。
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对经审查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情况,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
检察院问话后
勘验和检查:检察院问话后,通常会进行勘验和检查,以进一步收集证据。
根据上述程序,询问之后的处理方式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如果涉及刑事犯罪,可能会涉及撤销案件、行政处罚或民事诉讼等程序;如果涉及行政违法,则可能会移交行政部门处理;如果涉及民事纠纷,则可能会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民事诉讼等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