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提出申请
土地流出方需向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提出流转申请,填写流转申请书,内容包括姓名、村名、面积、地名、地类、价格、期限、联系电话等,并由村流转信息员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报送。
土地流入方需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提出申请,填写土地流转申请表,内容包括姓名、单位、需求面积、地类要求、意向流转期限、拟从事经营项目、联系电话,并由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办理并向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备案。
审核与登记
流出方土地情况经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后,由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进行核实和登记。
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对流入方的经营能力和经营项目进行审核后,进行登记。
收益评估与信息发布
流转土地的价格由流转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或委托乡(镇)土地流转机构组织有关人员评估,作为参考依据。对于流转面积较大的土地,可由县土地流转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乡(镇)土地流转机构根据流转价格评估结果及土地流转双方提供的信息,在交易服务场所进行信息发布,并约请流转当事人会面,平等洽谈。
自愿协商与签订合同
县、乡(镇)土地流转机构作为管理和服务机构,协助土地流转双方依法自愿当面洽谈流转价格、期限等相关事宜。土地流转双方协商一致,达成流转意向后,按程序签订统一文本格式的土地流转合同。
流转合同文本一式五份,经乡(镇)见证,并在合同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由区县政府颁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
后续管理与监督
在土地流转完成后,仍需密切关注流转土地后的实际建设状况,确保土地得到合理利用,并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流转合同及相关资料会被整理存档,以便日后查阅。
建议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严格履行民主程序,如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督促承包方依约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