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火灾报警
一旦发现火灾迹象,任何人都有义务立即拨打当地消防报警电话(如119),清晰准确地告知火灾发生地点(包括详细地址、楼层、房间号等)、火势大小、燃烧物质、有无人员被困等关键信息。同时,向所在单位或场所的安全管理部门或负责人报告火灾情况。报警人员应保持冷静,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在明显位置等待消防救援人员的到来,以便及时引导他们进入火灾现场。
应急响应与组织
单位或场所的负责人在接到火灾报告后,应迅速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小组,全面负责火灾应急处置工作。应急指挥小组应立即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如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赶赴指定地点集合,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和任务。各小组组长应迅速组织组员,携带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工具,按照预定方案开展救援行动。
人员疏散与救援
疏散引导组应迅速到达火灾现场及周边区域,通过广播、呼喊等方式引导人员有序疏散。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组织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避免吸入烟雾和有毒气体。优先疏散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员以及位于火灾危险区域的人员。对于被困人员,应组织力量进行营救,可利用消防云梯、绳索等工具开辟救援通道,确保被困人员安全撤离。在疏散过程中,要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防止人员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灭火行动
灭火行动组应迅速到达火灾现场,根据火势情况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初期火灾火势较小,比较容易扑灭,应积极采用各种方法灭火,如使用就近水源、灭火器、把可燃物移走、盖上容器盖(如锅盖)等方法灭火。如火势较大,超出本单位人员的扑救能力,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并启动单位内部的火灾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初期处置工作。
安全警戒和防护
在火灾现场,应设置安全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同时,采取措施保护重要设施和贵重物品,防止火势蔓延和二次伤害。对于受伤或中毒的人员,应及时进行救治,并拨打“120”救护电话。
善后处理
火灾扑灭后,应全面检查现场,消灭遗留火种,并派人保护好火灾现场,等待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督检查,协助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同时,各部门应检查所属区域的损失情况,书面报告保安部和总经理室,并进行相应的善后工作。
这些步骤旨在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