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度是 佛教出家僧侣剃发受戒的一种仪式,具有深厚的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在佛教中,剃发被视为接受戒条的一种规定,也象征着度越生死之因。
剃度仪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准备工作:
在剃度前,受剃度者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并且其父母需要准备布施物品,如袈裟、法器等。
游行仪式:
剃度仪式前一天下午,受剃度者会戴上王冠,穿上王服,肩披彩色绶带,骑上高头大马,由亲友和村民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前往寺庙。
剃发:
在寺庙中,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侣或理发师为受剃度者剃发,通常先由象征性地剃一下,然后正式剃光头发。
受戒:
剃发后,受剃度者要穿法衣,接受沙弥尼戒或其他相应的戒律,并在佛祖释迦牟尼像前供发,表示诚心出家。
布施与听法:
受剃度者的父母需要斋僧、听法、布施,受剃度者要在僧侣的宣法声中接受祝福,成为沙弥或沙弥尼。
后续:
剃度后,受剃度者通常需要在寺庙中待上一周或更长时间,进行修行和学习,期间家长每日要为其送斋饭,直至还俗。
剃度不仅是个人的宗教仪式,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大事,通常会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庆祝。